工廠生產管理難點解析,你中招了嗎?
隨著原料、人力、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持續高位及空前的環保整治力度,一直以來,很多中小制造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。加之當前全球疫情的影響,更讓很多企業主備受煎熬。但是,除了外部環境影響,中小制造業也在面臨著內部管理落后的嚴峻挑戰,如何加強內功修煉,實現精細化管理,不斷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提升品質與核心競爭力,成為當前每個中小制造業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工廠生產管理往往會面臨很多問題,今天,管家婆5S中心就針對其管理痛點做簡單盤點, 看看你的企業中了哪些呢?
1、生產效率不高
管理者首先要明確一個重要的問題:個體效率高不一定等于組織效率高。個人效率對企業效率的影響更多體現在企業發展初期,隨著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,就會發現車間里面員工都很忙,但業務要求出的貨卻做不出來,不緊急要出的貨在倉庫堆成山。傳生產型企業,工廠的組織效率重點在生產系統,其它部門、其它系統的工作基本上是圍繞生產部門來服務的。所以,生產系統的整體效率是一個生產型企業能夠生存發展的關鍵。生產系統的效率高低主要體現在:訂單準交率、生產周期、交貨周期、人均產值幾個方面,需要的是各工序、各部門的“協同作戰”。
2、生產狀態不穩定
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,不穩定因素主要如下:①訂單不穩定:中小企業中插單、改單、加單、消單現象非常普遍,訂單的預測下達處于被動狀態,有些企業甚至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或能夠快速出貨而做大量的庫存,結果出現客戶產品升級后造成巨大損失。②供應鏈不穩定:因為訂單和成本的關系,很多中小企業的供應鏈不穩定,作坊式的供應商直接導致采購準交率地下,常見于燈飾、鎖具五金等行業。③生產過程不穩定:傳統企業因為自動化程度不高、工藝路線長等原因,各個工序都有可能出現設備、品質、材料、人員的異常等,是很多企業最頭痛、最難解決的問題。
3、生產基礎資料缺失
很多企業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建立了一些數據,或上了ERP系統,但數據的真實性有很大的想象空間,不能起到真正指導生產的作用,這也是企業推行ERP系統為什么不成功的重要原因。中小企業主要缺失以下幾類生產基礎資料:①技術資料缺失:BOM表是最基本的資料,但很多企業還是在靠經驗,在靠人盯人的方式進行生產,要么是沒有BOM表,要么就是BOM表的準確性不高。②工藝資料缺失:像對應產品的作業指導書、工藝流程等。很多企業全憑個人經驗進行生產,缺少完善的工藝流程圖。③生產資料缺失:如套料單、配料表、計劃表等。④職能部門缺失:生產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資源統籌、生產計劃編排和跟進。但很多企業沒有專門的PMC部,業務接到訂單后直接給生產部,車間生產完全由車間決定,經常出現業務部與生產部“罵架”的情況。
4、人才梯隊不完善
很多企業面臨兩個難點,①老員工是技能型人才,更多的是做事而非管事;②面對新生代員工,傳統企業的老一套的方法很難調動其積極性。缺乏完整的人才梯隊會導致企業習慣性的“遷就”,標準化、流程化管理就很難真正落地。
中小型生產企業的管理向來不易,所以管理者也要學會用好方法與工具。管家婆工貿ERP與工貿PRO就是面向各種制造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管理軟件,工貿ERP適用于離散型制造企業的產供銷聯動與財務一體化管理,以產供銷聯動為核心,計劃企業資源,協同上下游活動,適配智能制造,讓生產智能化,適用于電子電器、裝備制造等離散型行業;工貿PRO適用于流程型制造企業,以生產過程管理為核心,優化客戶業務流程,強化車間作業,讓車間管理透明化,是可以高度自定義貼合企業管理需求的項目化生產智能管理平臺,適用于化學、食品等流程型行業。